作者
冯羽
编辑
蛋总
出品
子弹财经
今年3月,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对58同城搬家服务涉嫌“标价外加价”等问题进行了约谈,与此同时,58同城上的本地维修服务、招聘以及二手车业务也被投诉上榜,这让58同城再度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神奇的网站跌下了神坛”。
此前,在职场节目“非你莫属”的某场录制中,在被问及“如果可以,你想颁布一条什么法律”时,58同城CEO姚劲波曾发出过一个看似玩笑的“诅咒”——“骗子统统判‘死刑’”。
图/“非你莫属”视频截图在他看来,曾被他一手带到美国上市的58同城饱受骗子困扰,或被骚扰或被利用,平台也要花费大力气投入防骗工作。当主持人追问姚劲波本人是否做过骗子时,他斩钉截铁地说:“没有。”
然而,58同城却被人们调侃为“骗子同城”。58同城客服的微博是少有的对外沟通渠道,而这一渠道也成了用户的“吐槽集散地”,不乏“在58同城遇到骗子”“58同城聚集骗子”的声音。
事实上,C端用户的指责声由来已久,但是58同城却鲜少做出正面回应,或许也反映了这家平台长期坚持的B端视角。
在接受腾讯大学采访时,姚劲波曾表示58同城是一个有底线的公司。而随着公司私有化、被大而全的标签困住,58同城的形象也在众人眼中变得模糊起来。
这家昔日的信息分类巨头被人们遗忘了吗?这家“神奇的网站”为何围困于激进的多元化战略?
1、“套路”屡试不爽
在C端用户看来,每当58同城被提及,大概率是因为其服务不佳。
近日,武汉市民王涌(化名)向「子弹财经」反映,去年12月因家中墙面返潮,在58同城找到一家防水补漏公司,页面显示按26一平收费,实际按65一斤收费,该商家事前含糊其辞说“块能解决”, 往卫生间下注胶多斤,收费元。
在他看来,58同城存在纵容恶意商家打虚假广告、商家信息页面与提供服务严重不符、欺诈消费者等嫌疑。“期间我的投诉、举报被拒绝了N次,保险理赔证据不足也被拒绝了3次,时隔3个月最近平台终于赔付了!”虽然此事最终获得了处理,但在社交平台上,类似的投诉并不总能及时获得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