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静卢志坤北京报道
家住北京望京的刘先生终于在5月下旬卖掉了自己在花家地的一套小两居,代价是比预期价格降了80万元。
而在年初挂牌时,他还信心满满,提前签约了一套西城区的学区房。但市场行情在5月份急转直下,使得已启动换房“链条”的他措手不及,无奈之下只能“割肉”成交。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不断攀升,刚需客群愈加减少,意向客户观望情绪渐浓,让不少像刘先生这样着急换房的业主预期一降再降。
市场急转直下
换房“链条”启动后,刘先生几乎没有选择余地。
为了解决孩子上学的学位问题,今年3月份,他在西城区买了一套“老破小”,时至5月,他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付完款,否则就要面临违约风险。
刘先生没有想到自己的“卖一买一”之路会如此不顺,因为早在去年年底挂牌望京的房子时,他的预期是能卖到多万元,这个初始挂牌价是在咨询了链家经纪人之后得出的。
年后,疫情影响消散,北京二手房市场在今年春节后迅速火热,前期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二手房成交量迅速攀升。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2月,北京二手房网签套数较年同期增长超10%。其中,2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套数环比增长超60%,受年2月春节假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长超70%。
刘先生原本就计划今年在西城区买房,提前为孩子上学谋划,看到当时交易火热,为了抢占到合适的房源,即使当时自己手中的房子还没卖出去,但他仍然选择了尽快与卖家签约。彼时,他并不太担心手中房子的出手问题。
但等到了4月份时,刘先生的经纪人张峰开始向他提出了担忧,原因是看房客户逐渐变少,且购买意愿不是很强,大都希望再等等看业主是否愿意降价。
据张峰介绍,市场从3月下旬开始,热度就逐渐下降了。4月份时,部分热门区域成交量还能保持稳定,但多数区域的成交量就已经在下滑。
到了5月份,市场仍未见起色,反倒是购房客群的观望情绪在继续加重。在北京拥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张峰告诉记者,实际上今年2~3月份时,市场火热的区域主要是学区配套条件良好的东城、西城以及海淀的部分板块,因为不少客户要赶在5月份之前网签,解决孩子学位问题。而当时北京其他大部分区域的二手房,“因为年前积压了一部分需求,年后集中释放,成交量其实只能说是跟疫情前差不多,并没有多么火爆”。
因此,进入5月后,即便是前期成交火热的东城、西城及海淀区域,市场热度也在逐渐下降。张峰以位于西城区广安门的“荣丰”为例,该小区被称为北京学区房的“占位神盘”,“万即可上车”,4月份该小区在链家内部的成交数据是14套,而5月份截至月底时只成交了5套。
市场热度急转直下,令刘先生措手不及,他不得不在慌乱之中频繁调整挂牌价格,最终以万元的价格“割肉”成交。
同片区的业主也在调整着自己的心理预期。与刘先生小区相邻的业主张先生近期将自家的小两居挂牌,他与爱人育有两子,大儿子明年就要上初一,夫妻俩决定今年9月份前在天津买房,让孩子提前一年适应天津的学校,先卖掉北京的住房是他们当前唯一的筹钱渠道。
张先生此前从事经纪人行业已有十几年,在考虑挂牌价时,他最终将预期定在了万~万元。实际上,他也很清楚,自己小区同户型的房源在去年成交时能够达到万~万元,但眼下他已不敢过高定价。
“可以再等等看”
多位在北京市场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经纪人告诉记者,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供应量处于历史高峰。
张峰以其所任职的贝壳找房为例,截至5月底,记者看到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