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店到底有多卷?有的时候真的看看MUJI、Nikoand还有宜家这些店就明白了。自从MUJI开出东京有明店数个月后,宜家也是各种开新品店,把生活杂货家居类产品卷到无可再卷。
这次,MUJI终于将触手,伸向了二手房市场。仔细一看,好家伙,居然范围还很广,遍布全日本啊!
据说价格一套50-60㎡的大概只要万人民币前后,硬装内饰配齐,真的好香!
整个项目名叫MUJIxUR団地リノベーションプロジェクト,是MUJI与日本房地产运营公司UR都市机构合作开发的项目。
那么这个项目到底有啥特色?我们来看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老房改造提上议案·房龄40-70年的老宅改造·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依然脱胎于MUJIの家,主要是视野开阔、采光性强、简洁。与新筑的MUJI之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团地建筑集群始于-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多数房龄已经超过了40年以上,最长的甚至有80年。
和国内80年代的老破小一样,很多团地建筑内部已经老朽到无法使用,设施落后,有些低层建筑甚至没有电梯,出租出售都不是年轻人的好选择。
而MUJI则把眼光瞄中了这批老宅,通过改造让它们焕发新生。
·将“狭小分割”改造成大平层!·以前的团地建筑,户型紧凑,分割多,为了满足一家子的居住,将每个房间的面积做了统一规划,相当于我们现在89㎡做三房甚至四房的配置,显得非常的狭小和闭塞。而MUJI接手后,则沿用了MUJIの家的概念,将房屋的纸门及隔板全部拿掉,将整套房间改造成了“大平层”!
整体的家居风格使用了白色和原木色为主,主空间地板依然保留了团地住宅内多用榻榻米的设计风格,经常通行的过道则使用了再生木料、麦秆等素材的地板作为辅助使用。
·通风采光俱佳,DIY性极好的·
如果细心观察,还可以发现除了保留了榻榻米之外,老团地房屋用于分割空间的木头障子门(学名:鸭居)架构也被保留,让整个房屋产生出一股特别的昭和风味。传统的障子结构与新的家具组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不用墙壁进行分割,而是通过家具的排列组合将功能区做一一区分,不仅保证了视野的开阔性,同时增强了采光和通风,收拾屋子也更加简单直接。这种大平层式的设计,不仅减少了装修成本,同时还可以让入住者根据未来家具的购置情况,重新安排房间布局,从家具尺寸和个性上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除了原木风之外,如果你是现代风格的钟爱者,MUJI也设计了各种方案,算是相当的自由了。·面向家庭成长的“成长性设计”·
刚才提到的没有拆除的障子门结构,还有另一个功能,那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分割区域”。入住者之中不乏有的人会有睡眠问题并且对声音敏感,在这个时候只要加装上隔音用的木门,就可以划分出一个独立静区,完美解决!未来如果家中人口增加,也可以通过这种分割方法分出婴儿房,可以说MUJI的团地改造项目,是随着家庭的进化,而不断成长的设计。局部设计,MUJI式的细节从设计上来说,新的团地改造住宅“摇身一变”,不仅成为了日本简洁主义爱好者们的 ,更受到了一些复古文艺青年的钟意,再也不是无人问津的破房子了!·细节上保留“团地屋”的原有风味·
而从设计细节上,MUJI也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团地建筑的风味,比如这种大空间的收纳柜(押入),就按照原有的设计制式保留了下来。部分区域的门把手,也保留了原有的样式,看起来是不是相当有复古感。当时的布线管,多数采用这种螺纹状的软管,MUJI也没有进行变更,保留了原始的状态。同样的,原始的混凝土构造,通过加工处理后也被保留,虽说是一种节约成本的作法,但是这些保留确实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丝“旧世代”的气息,真有不少人喜欢!·现代的设计,结合融入·
而在新增添的设计要素中,住宅也秉承着MUJI自身一贯的实用、简约主义特性,比如增加组合式厨房,提升功能性。洗手台底部采用空置的设计,一方面是老房子由于时间过久,这样安排便于维修和清扫,也不易受潮导致内部发霉,另一方面更方便入住者进行空间上的DIY。顶部的额外增加的小天井,不仅可以提供照明设备的接入,同样还可以起到分割功能区的作用。同时,小天井还做了防震结构,在地震发生时与家中的置物架组合连结,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防止架子倒落,平时亦可放置收纳。地板采用的麻制榻榻米、麦秸秆地板和木制地板混搭,刚才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除此之外,还提供了纸板门供单身人群、情侣、年轻女性选用,重量很轻价格便宜,DIY划分区域1-2人就可以搞定!墙壁也很值得一提,为了减少气味和降低噪音,MUJI在墙壁与表层之间用羊毛填充进行了消音防臭处理,都是细节,这很MUJI!在部分静区,MUJI使用了这种透光塑门,在夜里通过灯光的漫反射,让整个房间的光线变得柔和,显得相当温馨;而在白天,亦可保证功能区之间的采光性。所用的素材价格低廉,但是成品效果相当舒服,又一次体现了MUJI近两年回归本质理念的设计核心:简洁、实用、实惠。局部设计,MUJI式的细节看完MUJI这次的团地改造项目,不知道你觉得如何?从整体来看,MUJI秉承了自己一贯的设计理念,将简洁主义引入到“家”的环境中,提供给年轻家庭了一种新的思路。团地建筑作为日本昭和经济腾飞年代特有的建筑形态,有着天然的城市基因,由于本身多为大型公司委托建造,所以品质和配套环境上也有相当的保证。这次MUJI针对团地建筑的改造,将它从“鸡肋”的境遇中拉回,也是成功的案例。再想想看我们国家近几年开发的住宅,是否也类似日本当年团地的形态?在未来是否也会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和改变?MUJI的设计是否贴合你的心意?[感谢今日作者]日本设计小站ID_japandesign良仓今日好物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