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报道
猎云网注:姚劲波身上似乎有种“两面性”,这些年,他在“不变”和“变”之间不断游走和平衡。“不变”的部分,是他在某些方面近乎执拗的“坚持”。
在很多人都不看好“信息分类网站”这个赛道时,他坚持“一条道走到黑”;他曾因为看好对手赶集网负责SEO的陈小华,坚持每天短信电话“轰炸”,直到把对方挖过来;面对贝壳强势竞争,他坚定只做平台不做自营;甚至连58同城品牌代言人,姚劲波也是9年间请的一直是*。文章来源:馒头商学院作者:慧慧。
互联网圈从来不缺湖南人,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是其中一个。
与大众认知中刀刚火辣、能说会道的湖南人不太一样的是,外界在姚劲波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内敛”和“斯文”。
在《品格》现场,馒头商学院见到了姚劲波。
他身着黑色Polo衫和藏蓝色牛仔裤,白净的脸上架着副黑框眼镜,神情从容自若,但眼神中又透露着机敏。交谈中,他很坦诚,笑起来时嘴角上抿,不时露出“蒙娜丽莎”一般的、甚至有些迷人的微笑。
姚劲波身上似乎有种“两面性”,这些年,他在“不变”和“变”之间不断游走和平衡。
“不变”的部分,是他在某些方面近乎执拗的“坚持”。
比如,在很多人都不看好“信息分类网站”这个赛道时,他坚持“一条道走到黑”;他曾因为看好对手赶集网负责SEO的陈小华,坚持每天短信电话“轰炸”,直到把对方挖过来;面对贝壳强势竞争,他坚定只做平台不做自营;甚至连58同城品牌代言人,姚劲波也是9年间请的一直是*。
这次采访中,“坚持”这个词,从他口中跳出来不止十次。但这些年,姚劲波身上发生“变化”的部分,同样也不少。
比如,他主动改变自己性格内敛的那一面,放开自我去参加节目、接受采访——很难想象,早年的他其实经常跟陌生人说完“你好”之后就会卡壳;
他带领58坚持做信息分类同时,开始在垂直类领域尝试做深;
而且,58的业务也在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五线和农村下沉。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就是坚决地让公司走下去, 不会让它死掉的。
姚劲波的朋友与同事给他打了几个标签,其中之一便是“执着”。翻译成湖南话,大概就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他也的确足够执着和坚持。
年创立58同城后的几年,即便投资人和业界不看好、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甚至公司因为融不到钱几次差点“死掉”,姚劲波依然坚持“一条道走到黑”。
租房被骗,决定创业
年,姚劲波出生于湖南益阳。考大学时,他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是复旦计科系,但最终因一分之差, 去了中国海洋大学学化学。
△年1月1日,姚劲波在微博上发了自己和朋友18岁时的一张合影。
年,大学毕业的姚劲波进入中国银行工作,但仅一年后,他便辞职走上了创业之路。
6年后,创办58同城时,其实已不是他的 次创业,但却是 让他“停不下”的创业。
年前后, 波互联网创业大潮汹涌而来。
站长出身的姚劲波大学时就爱收藏域名。
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后来成为“国内 的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务网站”的易域网,之后网站卖给了万网,他赚得 桶金。
后来,姚劲波又与金鑫、李如彬共同成立学大教育;两家公司先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从左至右:李如彬、金鑫、姚劲波
而创办58同城,直接原因来自姚劲波在北京的一次“租房被骗”的经历。
那个故事,他曾多次向媒体讲述过。在北京北太平庄,当时想要租房的他给了房屋中介块中介费,但中介带他看了一次房子后就再没影儿了,押金也没有退还,还当着他的面把押金收据撕了。
这次租房被骗的经历,让他想到应该有一个网站,能够把房东和租客直接联系起来。
创办58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彼时美国的一个信息分类网站给他的启示。
“我把美国流量排名前两百位的网站,从 个开始,一个一个看。数到大概第七、第八位,是我们一个美国同行(的网站)——在美国这么受欢迎,解决这么多问题,为什么中国还没有。所以我就选择做这个,一做就是到今年第14年”,采访中,他分享自己当年找创业空白点的方法。
他说的美国同行,就是成立于年的Craigslist——一个集合各种招聘、租房、二手物品交换等信息的网站。
“八年抗战”
选定了赛道,但这条路一点儿都不好走。
姚劲波说,从初创到年纳斯达克上市的那8年,“有点像八年抗战一样”。
△年10月,创立8年的58同城在纽交所上市。
作为分类信息网站的58同城,比其他赛道上的创业公司艰难跋涉的时间要长得多。
创立之初,姚劲波和他的58同城遭受外界质疑,投资人认为公司很难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58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融资困难。
尤其在、年的金融危机中艰难维系,甚至员工工资都发不下来,核心高层也出现了流失。
姚劲波只好拿出私人积蓄给员工开了工资。
“那个时候我们有更高的成本,又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我们管理层已经连续小半年没发工资了。”
姚劲波坦言:“尤其是前面几年,(产品)完全没有失误的,很多人在用,用58租房子,用58找工作,但是(我们)并没有被认可价值,也没有太多的收入。
所以在这个坚持的过程里面,你要面对的内心拷问会比别的平台更多一些。”
采访中,姚劲波回忆,-年,他在北京、上海等各地见了20多个投资人,每一家都说“很看好你,我再看一看,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拿不到融资,姚劲波索性不再主动去见投资人。
“如果你对我感兴趣,我先考察你一下。看你愿不愿意来我公司,愿不愿意来我办公室见我。
如果你都不愿意来我办公室见,说实话可能你也不是很重视这个机会,你也不是很看好这个行业。”
△姚劲波参加安徽卫视《品格》节目现场图。
年,姚劲波放弃融资,而是聚焦探索从自身业务模式上看是否有盈利的机会。
他对58的盈利模式始终报有信心。
他说那会儿给自己的目标是公司不会死,“特别希望有一天,我知道我的企业不会死了,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他和团队开始尝试发展付费用户,一些中小企业用户在58同城网站上,开始可以投放小广告,58则通过帮助他们找到客户的方式来收取服务费。
慢慢地,“58从没有收入到有了收入,从收入还很少,再到逐渐能够跟成本对上”。
他回忆那个时刻:“有一天我真的跟团队讲,我说现在大家放心,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讲,我们这个平台会一直存活下去,永远不会死亡。终于有一天你发现,你看到了一种机会,几乎可以永生下去。”
姚劲波在一次采访中曾说:“今天很多创业者一看公司没钱了,就关了或者转个方向。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就是坚决地让公司走下去, 不会让它死掉的。”
年前后,他和团队度过一段艰难时期。
那年3月底,姚劲波在微博上发了一张照片——那是当时的4年前,58邀请北京做分类信息的同行举办的一次聚会。
4年后的年,照片中除了58的人,大多数已经不在分类信息领域了。
姚劲波写了12个字“认准方向,耐住寂寞,坚持理想”。
几次濒死和活下来的“折腾”,坚持二字,似乎已成为他血液里流淌的东西。
彼时,初尝盈利的58,在年春天,又获得DCM主动投来的万美元,并完成第二轮万美元的融资——这是成立五年多的58同城迎来 笔过千万的融资。
从年开始,58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爆发期”。
“挖人”和“合并”
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暗战,比拼的不只是 “谁跑得出来”,还有“挖人战”。
采访中,姚劲波坦承:“曾经也会出现,我们的人流失去了赶集网,但是我们也把当时我们认为的、赶集最厉害的一个人给挖过来了。”
他看中了,就是彼时在赶集网负责SEO的陈小华。
随即,他通过msn、电话对陈小华发起“攻势”,各种劝说想要对方加入58。有一次,他甚至跑到赶集楼下逼其就范:“你不下来,我就上去了”。
终于如愿以偿把陈小华招至麾下。
再往后,年58同城赴美上市后,姚劲波开始筹划和当时 竞争对手“赶集网”合并,用的招数跟当年挖陈小华“如出一辙”。
而当时,正是姚劲波的58同城和杨浩涌的赶集网广告大战正酣时。
赶集网,请了当时的微博女王*做代言,58则签了*,一句“58同城,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的广告语火遍全国。
“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的广告词曾火遍全国。
“我们为了应对竞争,我们也不得不去找个代言人来投广告”,但姚劲波深知广告战如果继续打下去,结果必然是双方俱损。
“如果打的太凶的话,我自己难受,可能对方他可能也一直闹。这个战争可能会被无限拉长。所以你可以看到58同城、赶集网合并的前后,滴滴跟快的合并了,美团也和点评也合并了。
有的时候,合并是一种结束战争、着眼未来的(方式),也是一种更好的办法。”
美国上市返程回来,姚劲波就开始用“短信轰炸”和“吃饭邀约”的方式,对赶集CEO杨浩涌发起“攻势”。
他曾对媒体讲,那段时间,杨浩涌在他脑中所占的带宽,比自己太太占的还要多。
他请杨浩涌吃饭谈合并,饭桌上杨浩涌说:“挺好的,我想想。”
然后就好几个月没消息。姚劲波被迫去找赶集网的投资人一个一个去谈。
攻势和周旋之下,杨浩涌被姚劲波所说服,年赶集网和58同城合并。两个人,后来也成了好朋友。
对于挖人这件事,姚劲波曾表达过“毫无道德压力”。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下用除了薪资以外,“还是让他相信我们更能够把这个事情做成”。
他说:“互联网里面,你还是要执着的。有的时候你的执着、你的坚持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力。”
△年4月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姚劲波微博感言:“因为不容易所以倍感珍惜,我们会放眼向前看!”
他曾在微博写下:“一个热爱生活、拥有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持续努力的人是值得尊重的。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蕴含无限可能和能量。这种尊重应该和成就和地位无关。人生追求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
姚劲波的微博上,“坚持”是常出现的词。
“如果这些问题我不能解决好,这些变化我不能应对好,那可能就会被颠覆掉。”
对姚劲波而言,创业就像一场游戏,“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必须炸掉的”。
在科技迅猛发展、挑战接连不断出现的当下,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头人,面对变化和其,必须 个迎上去。
“如果这些问题我不能解决好,这些变化我不能应对好,那可能就会被颠覆掉”,姚劲波说。
而对他而言,其中一个要炸掉的“碉堡”,就是他“曾经过分内向的个性”。
炸掉那个“碉堡”
早年的姚劲波,个性很内敛。
陈小华曾在媒体采访中说,姚劲波早年经常跟陌生人说完“你好”之后就卡壳。
“早年的姚劲波更内向,这几年变化很多,无论是面对大场面、大的演讲和沟通,已经不是当年的他。”
58同城IPO前,为节省宣传经费和练口才,姚劲波“硬着头皮”参加了综艺节目《非你莫属》。在节目上当导师,在他看来是“既能宣讲企业价值观,还能招到人”的事儿,简直是买一赠一。
今年上半年,姚劲波又参加了一系列活动——4月跟董路、盛博等人做了场58自己的直播,接着5月又参加《天天向上》五四特辑,6月又出现在安徽卫视的《品格》录制现场,马不停蹄地一次次出现在公共视野。
在58赶集房产事业部负责人庄建东看来,姚劲波是那种为了创业的目标而寻求自我完善的人,“他非常能够为了创业目标调适自己。”
在媒体过去的采访中,他也曾吐露心声:“有很多东西是你不擅长的,但是必须做的,你得意识到这一点,你没的选择”,“这么多年过去了,基本上我要知道的(弱点),我已经补上了,真的,就是比较平均吧。”
“那些可能让我们死掉的东西”
采访中问他,做到行业 了,你还有担心吗?
他答:“当然。“
”整个互联网局面也在变化,从PC时代到移动时代,从这种纯信息的服务到有担保的交易服务,我们要面向未来。”
通过并购结束跟赶集网的“缠斗”后,姚劲波和团队开始在一些垂直领域上做得更深。
投资瓜子二手车、收购了安居客,又从58、赶集合并的母体中又拆分出多个垂直子品牌,包括58到家、快狗打车、转转等。
“如果当时不是因为58、赶集合并——这个老的战争结束,我们是不可能在这么多领域做这么多品牌出来”,他说。
他身上一直存在危机感。
“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业务,你的危机感如果不是创始人去标定,你下面的人去说自己很有危机,生死攸关,不会的。”
如何化解危机?
“反思”。
“我们每年年终会做一次管理层会议,就探讨如果有一天58同城‘死掉’,会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每年都做。做完这个探讨以后,我们把所有可能会让我们死的东西列出来。
然后我们去补足、补强这些板块,为把可能会让我们死的东西扼杀在摇篮里面,我们要提前很多年就有准备。
我必须 个反思,我反思的越深刻,其他人才会有成效。
比如说我们会反思,在移动时代错过了什么,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不够等。一旦反思完,就是我们去改变这个的时候。”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姚劲波和他带领的58同城,其实一定程度上,是错过时代红利的——彼时深陷于与赶集网的“你来我往”中。
而下一个十年, 的互联网红利在哪里?
下沉市场——乡镇、农村。姚劲波决心拿下。
58“下沉”,下个十年 的互联网红利一定在农村
早在年,姚劲波就曾对“增长动力下沉”的趋势有预估和判断。
“感觉未来中国增长的动力在中小城市。汽车、房产、消费。人口往大城市拥的速度应该低于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的速度。创业投资的大虾们,多想想能在中小城市扩展的模式吧”,他在微博中这么写道。
采访中,他也谈及真正瞄准下沉市场的构想,其实是来自回到老家的一次体验。
“有一天我回老家,我外公要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