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现在有好多家庭都有分家协议,赡养协议,但是大多数不合法,违反法律,违背孝道,为以后的家庭生活埋下隐患。
张长福是六十年代的钢铁工人,当年厂里的英雄。同村的刘淑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女追男的结果,成功率都很高。相处两年后,二人结为夫妻,爱情美满,生活幸福。工作中的张长福越干越出色,被厂里安排对外销售业务,虽然长年出差,但是补助高。本来刘淑红刚刚怀孕,不是特别满意,为了老公的工作与前途,为了能多补贴家用,还是默认了,张长福成了家中唯一收入来源,她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陆陆续续的几年他们生了两个儿子,虽然日子过得很艰苦,也都将孩子抚养成人。毕竟在那个年代,多养一个儿子多了一大笔的开销,上学、工作、买房、娶媳妇。不管怎么样,老两口还是把孩子从农村都供到了县城。
年,年满60岁的张长福退休了。他们虽然聚少离多过了半辈子,但是他们还是感情依旧,老公一直爱着老婆,老婆一直钟情于老公。因为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都在县城居住,平时工作也较忙。夫妻俩退休后,也没闲着,哄孙子、陪孙女,和和美美的过了10年的生活。年,老两口考虑到以后岁数越来越大,农村离县城也远,购物看病都不方便。再说,当年老两口的三间旧房,也年久失修,经常漏雨,这么多年也没有翻修过。因为旁边的邻居们陆陆续续的都迁走了,住户越来越少,他们更没有翻建的想法了。就和儿子、儿媳们商量分家,为以后考虑周全,可没想到,这个周全却成了最不周全的事。协议也很简单,家产怎么分,抚养怎么办。老两口怕以后哥俩抚养压力大,特别写上了一条大儿子负责养着母亲,二儿子养着父亲,谁有个什么问题、头疼脑热的就由哪个儿子负责,大家也没什么意见,都签上字,家庭会议也开的比较和谐。
年,张长福生病了,是由于长年出差,饮食没有规律,经医院检查,病的不轻,胃癌晚期。
二儿子想,县城离农村较远,照顾也不方便,是不是把父亲接到城里。二儿媳可不这么想:“家里是两小室,咱们自己三口,来一个人能住下,两个人就没地方了”。一家人商量,按照当初的协议,大儿子接走母亲,二儿子接走父亲,各自抚养。刘淑红听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当初协议上写大儿子养着母亲,二儿子养着父亲,意思是谁有病了,谁就多负担一点,并没说把我们老两口分开呀,年轻时,我们聚少离多,怎么到老了,还把我们分开了,我们还能活多大岁数。”张长福听后也唉声叹气,大发雷霆,毕竟是老父亲,说话还是有点威严。张长福提议:“我这老病也活不了多长时间,吃点药能挺一天是一天,虽然农村不方便,我生在那,长在那,等我死了还埋在那”。为了不影响两个儿子生活,后来研究决定,老两口暂时回农村,老伴老伴老了就在一起,这样互相有个照应。
3年后,张长福卧床不起,渐渐消瘦。年3月,张长福永远的离开了,也遂了她的心愿,埋在生他养他的地方。家里的老户主走了,本来平静的一碗水也泛起了波澜。张长福去世不久,按照当初的协议,刘淑红就被大儿子接走了。二儿子感觉负担小多了,就像送走了父亲,完成了使命一样。年7月异常的闷热,不见风来不见雨。也许和孩子们住的不习惯,也许想起了去世的老伴,也许心里还有其他的烦心事,那就不得而知。午睡后的刘淑红,在起床的一刹那,头部胀痛,视物模糊,行走无力,四肢麻木,当场晕倒。儿媳妇听见了响声,跑过来,大叫一声,怎么喊婆婆也没有声音。吓坏的儿媳妇立即拨打了。
经诊断,被确诊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出血量30毫升,虽然未在脑干等关键位置,但是由于出血量大,需要手术,住院治疗还需要一段时期。面临眼前的是10多万的手术及医疗费。在手术室外等候的亲人,各有各的想法,大儿子与大儿媳想着哥俩一人一半,等出院后,合作医疗还能报销一部分,并且当年父亲生病,没住几天院就回家了,根本都没花多少钱。丧葬费还是养老保险所给的。老二这么多年,根本也没花什么钱。可二儿子与儿媳可不这么想,当初协议上写的很清楚,大儿子负责养母亲,二儿子负责养父亲,现在是母亲生病,就应该大哥负责。在一旁的舅舅了解后,可不干了:“什么破协议,我怎么没听说,当年你爸在外地工作,都是你妈一把屎一把尿把你们拉扯大,养儿防老,养你们俩有什么用”。两个儿子无语,也不敢插话,旁边的儿媳妇看大家没人说,她讲到:“这个协议是公公婆婆、大哥大嫂当年都同意的,并且按了手印,具有法律效力”。舅舅气氛的说:“什么协议能比母恩大,看着穿着溜干净,还懂不懂法,告诉你们,今天这件事不落实,耽误我大姐看病,我饶不了你们俩”。哥俩听是听了,当着舅舅面,但不敢还嘴。看见他们无动于衷,舅舅也缓和了:“后续医疗保险能报一部分,自己掏一部分,这样,今天是手术要紧,12万,咱仨一人4万,你们报完了之后再给我。先把钱交上,手术做完了,你们两个跟我去律师事务所”。
一周之后,刘淑红看到围在病床边的亲人们,很欣慰,留下了眼泪,这是大难不死呀,要不我这老命可没了。可刘淑红怎么知道,这几天的故事。那张协议已经被兄弟俩撕毁,烟消云散。后来她才感觉到,兄弟没白疼,儿子没白养。原来是舅舅想带他们去律师事务所,可哥俩好面子谁也不去,好像哥俩打官司似的,但是也想要弄个明白。没办法,舅舅请了一位律师,县场给哥俩讲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律师还说:“国家的法律是不能违反的,别看只是个赡养问题,但要触犯了法律是要坐牢的,后果你们自己也知道。总之,告诉你们一句话,协议无“孝”所以协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