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看凉成交温热,北京二手房市场博弈初现

近期,北京商报记者接到多位购房者和小业主反映,称接到了经纪人市场“转凉”的通知,部分小业主更是被要求“降价才能促成交”。经纪人们的判断是:9月新盘多、产品类型丰富、区域分布均衡,二手房的交易成本又高得离谱,现在除了“东西海”的刚需,基本上购房者的首选都是新盘。在他们看来,着急置换的二手房业主应该抓住11月前的窗口,尽早给出合适的价格促进成交。

然而放大至整个假期的交易数据却并不支持经纪人们的判断:假期期间北京链家的成交量突破了套,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的1.5倍,是年的2.4倍。

实际的市场情况具体如何,是真“凉”还是前期成交网签滞后?北京商报记者在这个“十一”密集调研北京二手房市场,试图给出购房者和小业主一个答案。

9·20和10·8的明显节点

许月计划卖掉的房子位于东南二环的左安门桥,是一套隶属于东城区的三居室、当年先生单位的福利分房,面积不大不小、周围配套还算完善,又在东城区属于价格洼地,许月对于出售这套房子一直都不太担心。“虽然二类经适房有3%的土地出让金,但是我报的价格并不高,房子朝向也好,算是小区里的金角,所以当时跟经纪人提的要求就是交易周期不要太长、付款方式好一些。”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卖房心态,许月并没有着急让房子里的租客搬走,只要配合看房就好。

直到“十一”即将放假前,由于工作太忙,一周没跟经纪人联系的许月偶然登录链家App发现:这套仅在9月第一周便创下40多组带看的“好房”,在9月20日后竟然一组带看都没有。“我一下子就有点急了,赶紧给两家经纪人打电话,得到的回复都是这两天市场状态转‘凉’得确实有点快,现在不好说是假期因素多点还是市场本身就‘凉’了,他们都建议我尽快把租客清了、赶紧卖。”

听从了两家经纪公司的建议,许月在与租客协商后,在“十一”期间完成了清客收房。“说来也奇怪,8号是个时间点,这一天链家带看了8组,我爱我家带看了4组,给我的感觉好像过节的都回来了,没有经纪人说的那么‘凉’”。

与许月的情况极为相似,刘金位于北三环和平西桥的一居室也遇到了“9·20”和“10·8”现象。刘金要卖的这处房子就在和平西桥地铁口,47平方米的南向一居室,满五唯一的已购公房,楼层不错、装修也说得过去,起初刘金将报价定在了万元。

“我跟中介说这个价格的时候,中介就说有点高,4月成交的那套有点瑕疵,价格万,觉得我这套能到万元比较合理,但我想试试,没想到刚弄完手续,新发地就出疫情了。”刘金的房子和当时的北京二手房市场一起,无论是带看还是成交,都戛然而止。

直到进入9月中旬,在刘金多次降价后,带看才慢慢有了起色。正当刘金盘算能够在“十一”前后卖掉之时,带看却在9月21日再次“暂停”。“直到‘十一’长假的后半段,4日、5日的时候,经纪人给我打电话说终于有人看了。”但与许月不同,已经看好置换房源的刘金并没有因为带看的恢复打算提价,只求尽快出手好拿着钱和资格去换房。

经纪人的降价与小业主的不甘

刘金的房子能够恢复带看,很大程度上也是听从了经纪人的降价建议。根据链家App显示,刘金的这套一居室,在过去的3个月里从万元降到万元,降价幅度接近10%。

“中介跟我说,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有降不到位的价格,但我真觉得我这房子没到那个程度,不过因为着急换房,不得不从了。”刘金无奈地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业主都认可经纪人的降价建议。

程佳位于南三环的在售两居室,在10月8日恢复集中带看后,被经纪人建议价格下调50万元,这个比例占到了程佳房价的1/7。“讲真的,接电话的时候我差点骂街,当初定价是中介给的,这么大幅度总得有个合理的理由吧,他们一再强调市场‘凉’了,可我要买的那套卖家还要涨价呢,究竟是真‘凉’还是都去过节了,总得看看再说吧。”

程佳的情况不是个例。集中带看的爆发,让许月甚至产生了“能不能缓缓,甚至提提价的念头”。

但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委托卖房的两家经纪公司经纪人的支持。“他们给我的理由都是二手房千万元左右的客群就那么多,马上天凉了,万一疫情反复,市场又没了,甚至建议我再降10万元,刺激带看转变为成交。”许月对于经纪人的意见有些迟疑,毕竟和小区内的在售房源比,自己的报价确实不高,又是换房销售,能多卖一点是一点的心态似乎更胜一筹。“现在有买家约我要谈谈,我想先约着见面,探听一下态度再说。”

经纪人口中的“凉”,在数据层面却是另一番景象。克而瑞根据北京市住建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