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楼市“冰封”到成交量整体回升,北京二手房市场的状态可以说超出预期。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加39%、同比增长75%,实际成交量创调控后最高水平。然而在整体回温的背后,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除了学区房等刚需房源迅速成交外,受区域内新房市场冲击,以及二套高首付限制,远郊区三居以上大户型出现了问而不买的尴尬,更有甚者连被问及都是一种“奢望”。大兴天宫院的三居挂了一年多看的不少买的没有房地产市场有两大主力军,一个是刚需,另一个就是改善。家住大兴天宫院附近的吴勋(化名)自去年初就有了换房的打算,意图往四环内靠一靠。“如果从居住角度来说,换房子根本没必要,我也算见证了一个居住板块从略感荒凉到现在成熟的过程,配套成熟了,自己却要走了,总有些不舍。但自己住在南边却要去北边上班,每天通勤的时间太长了,这不得不坚定了换房的想法。”按照吴勋的设想,只求尽快把房子卖出去,能早日把“家”往里面搬迁,然而多的三居室,挂出去一年多了,还没能有人接手。事实上,吴勋挂出房屋的“成色”并不算差。记者了解到,听从中介销售的建议,吴勋房子在上架之初就属于“大众价”,出于着急换手的目的,该房源经历了三四次下调,整体降幅在四十多万。此外,该房源符合满五唯一的标准,这也是二手房市场的抢手货,可以为购房者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市场的态度,吴勋也总结了几点经验,区位偏远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也不全是这个原因。按照他的说法,选择在“软”远郊区买房除了原本家是这里的之外,其他外来的都是为了“过渡”,这部分人选择小户型的要更多。最真实的案例就是,自己小区的两居室上架即出清,市场销售非常好,到了自己的三居室这种状态就熄火了。此外,能选择大三居的也一般都是置换,他们都属于先看房有一个意向目标,真正能确立要买就存在一个周期问题,这种客户占到大多数。“销售告诉我,购房者普遍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尤其是我们这种郊区的二手房,现在都处于一个明显的下行阶段,所以客户的观望是很正常。”吴勋称,因为自己的房子属性还不错,所以每周都要有个一两组客群来看房,后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