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二手车纠纷案件虽然调解结案,但“事情”并没有解决——为此,海淀法院法官曾竞向涉案二手车交易平台发送了司法建议,要求规范二手车买卖及居间服务中涉及的问题。9月11日,平台不仅回函提出了详细整改意见,负责人还到法院赠送法官一面载明“秉公办案暖民心,倾心调解化纠纷”的锦旗。案件:在二手车平台买到泡水车原告李某诉称,其打算从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购买一辆二手车。综合网站宣传和建议后,经由该二手车平台居间服务,李某购买刘某在平台上出售的小轿车,并由该二手车交易平台出具评估报告,确认该车辆并非泡水车、事故车。可是,当李某把车开回老家,发现车辆出现异响,后通过保险公司电话核实出险记录,证实这辆车曾发生严重泡水事故。李某认为平台存在欺诈行为,要求撤销二手车买卖合同,返还车款、居间服务费并支付三倍赔偿。二手车交易平台代理人表示,虽不认可欺诈事实,但同意根据合同约定代卖家刘某先行赔付车款,并同意根据合同约定返还居间服务费,但不认可三倍赔偿请求。后经法官协调,双方达成共识,本案调解结案。法官说法:义务责任不受到格式条款限制虽然案件了结,但法官曾竞发现,该案体现出了当前二手车交易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二手车交易不同于二手房买卖这类传统的居间服务:房屋中介居间服务主要是提供房源、促成合同交易、协助确定合同条款等,不包括评估房屋质量以及出具相关评估报告。二手车平台出具车辆评估报告的行为,可视为普通居间服务之外的其他服务内容,平台方和消费者实际形成普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关系。因此,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认为平台存在欺诈,有权提起三倍赔偿之诉。同时,法官认为,欺诈行为属于“故意”,此时故意的举证责任如果完全由消费者承担难免过于苛求,所以,不排除在个案中,法院结合具体案情对经营者“故意”认定的综合考虑,例如作为有资质和能力的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未显示客观真实情况,在不符合常理时进行其他证据的综合判断,仍可确定经营者具备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因此,二手车交易平台公司未尽良好居间服务以及出具不真实或不全面车辆车况评估报告,要承担法律风险。另外,通常二手车居间服务合同有两种签订形式,一种是包含在二手车买卖合同中,买卖方居间方分别作为合同相对方;另一种是签订单独居间服务合同。无论哪一种,均习惯明确二手车中介公司或二手车平台系居间方仅提供的居间服务,即约定当车辆存在问题时,平台方仅承担退返居间费的责任。对此,法官指出,这一条款本质上属于平台方订立的格式条款。如果在个案中查明平台方所提供服务不局限于居间服务,还包括居间服务外其他服务,那么在不同法律关系下,根据权利义务及责任相一致原则,平台方需承担居间责任以外的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责任,即格式条款并非免责金牌。司法建议:对格式条款充分提示根据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海淀法院向涉案二手车交易平台发出司法建议:规范合同条款、履行告知解释义务,对格式条款充分提示;同时,诚信经营,优化车源并强化车辆评估工作,以品牌效应促进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活跃和规范并行效果;另外,提高法律意识,做好先行赔付制度和事先防范机制的衔接,加强专业法务部门和经营部门的对接,提升企业法律水平和竞争力。平台回复表示,会对重要条款进行明示,同时提升签约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交易的合规划和健康化。针对车源检测方案,将利用技术优势持续增加投入,提升车况检测准确率,车源保障服务再升级,在为车辆驾驶安全提供更可靠保障的同时提升车辆外观瑕疵整备质量。并且,进一步优化先行赔付制度和事先防范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诉累。法官认为,该案处理属于二手车平台交易纠纷中的较为积极的典型案例。虽然泡水车纠纷已实际发生,但二手车交易平台以积极的应诉态度能体现责任感,并且及时支付较高数额的调解款项也能弥补买方的损失,有效缓解其经济压力,在疫情期间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法官也建议,当发生此类纠纷时,各类二手车交易平台均应理性应对诉讼,在坚持诚实信用原则下,避免恶意拖延诉讼行为,真正从保护自身品牌价值、保护买卖双方合法利益角度,妥善寻求最佳解决方式和方案,维护健康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秩序。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健编辑:蔡文清流程编辑:郭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