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为降房价,深圳拿出了史上 诚意。
4月2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宣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公顷,其中居住用地.3公顷。
这是距离年后,深圳出让居住用地体量 的一次,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将会有不少于5万套商品住宅诞生。
那么土地供应力度史上“最猛”,深圳楼市后续将怎么走?
1
决心加大供应,新房未来释放迎高峰
深圳一直被人诟病,大城市病突出,地少人多,住房供不应求。
这也是深圳楼市,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热度难降的原因之一。
前天(4月25日)深圳公布年供地计划,表示愿意拿出.3公顷的居住用地,其中商品住宅用地.3公顷。
这对一直土地供应力度跟不上的深圳楼市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也是深圳到目前为止,住宅供地规模 的一次。
因为回顾过去深圳4年的供地历史,可以发现年深圳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为87公顷,年只有17公顷,而年也仅仅只有50公顷。
并且就算是过去年、年这两年累计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深圳总共供应.6公顷。
数据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可能有人对土地供应的面积不是非常有概念。
但换算成未来住房的供应套数,就能感受到深圳官方为减缓大家住房紧张的 诚意了。
年深圳修改《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拔高了深圳用地的容积率,规定深圳密度一、二区建筑容积率为3.2~6倍之间,三区为3~5.5倍之间,四区为2.5~4倍之间,五区为1.5~2.5倍之间。
注:白色的为“生态红线内区域”,不能建房子区域
如果按照容积率为3—6倍,家庭住房面积为89平米计算,总供地.3公顷,大约能提供12.25万套至24.49万套居住用房,其中商品房可以提供5.03万套至10.07万套。
可能有眼尖的朋友看到供地计划表的结构,会说深汕的供地占比太高了,其他区加起来都没有那么多。
但是尽管排除掉深汕28万公顷的供地,深圳年市区新增的商品房也能约有4.08万套至8.18万套。
而最近4年,深圳新房平均每年成交3.5万套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增的这批土地带来的商品房需要两年左右才能彻底被消化掉。
可见深圳未来楼市调控的决心。
深圳这次调控的决心来了,但也有人质疑调控的诚意还是不足。
有人认为,这点供应量,如果仔细看福田、南山、罗湖、盐田的供应量占比,太低了,根本就没诚意嘛。
但实际上,并不是深圳不想在福田、南山、罗湖、盐田这几个区拿出诚意,加大供应,而是这几个区,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地了。
过去10年,深圳该新增供应的土地已经累计新增不少,该拆除旧改的,不少也已经在旧改。
根据合一城市更新《年城市更新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深圳各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规划项目数量中,福田、南山、罗湖可开发建设用地相比宝安、龙岗、龙华来说更少。
如果真的在福田、南山、罗湖、盐田这些区大量拿地出来,确实有点为难深圳了。
所以再质疑官方的决心,就不够厚道了。
2
深圳楼市后市怎么走?
居住用地供应量大,肯定会抑制周边二手房房价,这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但是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深圳楼市整体的后市怎么走。
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