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迪说房市
年3月的 天,上海二手房中介市场爆出了合并大新闻,但相信在当时鲜有人在意,毕竟在那之前链家还是只是在北京独霸一方, 于首都,到如今依旧稳稳占领50%的市场份额。
在上海没有多少人知道链家的名号,更没有想到链家通过合并上海德祐后,能够如此快速地进入上海市场,凭借德祐多年搭建的相对高端平台作做基础,迅速地在上海各区域蔓延,鼎盛期真是满大街绿色抬头,即使是同一条街道几百米距离,也会有好几家链家店铺出现。
面对后来者链家的爆发力和超强能力,市场上其他的老牌二手中介房地产公司,几乎没有半点招架之力,说溃败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说巨无霸来争夺阵地且节节胜,是真实的体现。
从市场反应看,链家犹如那条鲶鱼一下子让市场变得烽烟四起,把不温不火的上海二手房中介状态带到了新的高度,像嗜血的狮子相互拼杀,为了争夺客源谩骂不止,甚至于动手打人,聚众大动干戈。
不管其他二手房中介公司怎么应对客户,怎么改变销售方式,怎么迎合市场需求,而最终,链家他们做到了真正的所向披靡,一路绝尘。
他们是 的市场创新者,也是二手房中介规则制定者。
售卖权就是链家一手创造的新规,完全颠覆了上海二手房原定行业内的框架,在固定时间期限内只要是签订了 房源协议,不管最终是经过何种方式,哪家中介成交,链家都享有他们应得的收益。
而他们给房东的保证:房子 能卖出高于市场价的3%或10%,从起步价动不动的5万到10万,甚至是几十万。还有在这个 销售期限时间段内,给予房东几百到几千的协议费用,视期限长短和房源属性而定,过期如果没有出售成功,房东可以独享补贴不需要退还。
前者是给予房东足够的诱惑和远景:只要是 我们就一定有能力把你房子卖出超过市场价,因为是 所以我们会调动所有的资源给你做主推,不仅仅是区域内的门店,简直就是全上海的团队都会以你的房源优先,安排更多的带看,选择更适合的买家,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创造 的价值!后者是直接真金白银双手奉上:房东你大可放心,我们这种 不会让你吃亏让你损失,在这个较短期限内,不管是一周还是一个月,还是三个月,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公司申请补贴,让你边卖房边获益,让你完全不需要担心就有钱拿,其他中介也可以一同参与,但我们会作为你的主题,为你保驾护航!
不得不钦佩链家的创新,他们哪里是普通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他们简直是人性大师用这种方式真正去体现。那段时间, 房源几乎是市场上的主旋律,导致了其他房地产中介公司也快速加入,共同把 生意做强做大,把 做成了大家。
从这个角度看,说链家间接地抬高了二手房价格,也真不为过。
他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场转手率,以及在激情四射的趋势里夸大了市场繁荣,导致了不少人变得不再冷静,变得担心害怕,总是在房东即将跳价,其他小组的人已经看完在谈价,后面的带看人员在路上,如果你再不下手再不决定,这套房可能就要与你失之交臂了,在这个区域内找到如此性价比的房子不容易,满足你的总预算,生活的各种需求,不管是交通配套还是医疗教育,还有近在咫尺的公交和地铁,这是我们为你特意选择的 标的。
赶紧买了吧,买了你 不会吃亏,市场你也看到了,好房子从来就不等人!抢房的情行你也遇到了,只要稍微一迟疑就没有了选择,之前有客户连房子也没有看,只是了解下小区的户型,就让我们代缴纳了定金。
在那样的市场环境里,想保持足够好的心态,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毕竟身边的人都开始疯狂,市场真的很多人在买房,在抢房。
在此阶段作为买房客户,你还有心思、还好意思说少给中介费吗?
别事后说你会多么英明,多么冷静,多么机智,一定可以克服他们的说辞,能认清市场,分辨其中的真伪,也必然能够拒绝他们的服务,他们相对高价的服务。
其实,你做不到,或你不确定能做得到。
上海二手房中介收费一直是2个点,正常情况下规定是上下家各收1个点,只是在上海房地产市场已经养成了由下家支付所有费用的习惯,卖家都是习惯地卖出到手价,至于这当中要涉及哪些交易费用和中介佣金,卖家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概不管,分文不出,已经习以成俗了。
链家年合并德祐进入上海市场后,也依旧遵守了上海二手房市场的收费标准,只是他们链家公司的这2个点会更加坚挺,在市场上涨通道里买房人经过链家成交的二手房,几乎一点折扣都拿不到,有些能力强大的可能最终佣金在1.6-1.9之间。
即使在二手房市场行情低迷的时期,链家能给到买房人的佣金优惠也很小,如果有人能谈到1.5的总佣金,那么这一定是请示了很多领导,得到了特别批示才会出现的折扣。
这也导致了很多买房人很有可能找链家去看房,而成交的时候选择了其他二手房中介公司,毕竟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很多二手房房地产中介愿意牺牲佣金比例,得到成交机会。2个点只收1个点佣金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甚至还不到。
在可能的风险和实惠之间,在所谓的专业和模糊之前,我们大部分选择的现实是基于便宜。
相比较传统二手房中介佣金,有些网络二手房交易平台提取的佣金更低,他们更倾向于一个打包价成交,而不是以房源总价为计算基础,这种吸引力更大,但受限于房源和普及度,这一块二手房成交的比例很低。
于是有一种声音,卖房找链家,看房找链家,比价找链家,他们拥有更多真实的房源和相对接近市场的房源价格,他们有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持,能给买房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链家的整个系统,对照目前所有二手房中介公司看,他们一定是拔得头筹无人能比,交易流程也更有保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对专业的人员跟进,从查验房源到税费核实,从交易中心到银行贷款,他们的强大体现在方方面面。网上时有爆出链家的负面新闻,这依旧难以避免,但从二手房成交市场纠纷总量看,链家的比例是低的。
以一套万总价房源来计算,在链家公司交易成功,买房人必须支付6万元的中介费,如果有机会拿到一些折扣,这个佣金的支出也会在5万左右。
这大概也是很多买房人对中介公司不满的点,为什么一套房中介公司要赚那么多钱?如果总价是万的房子,他们的佣金在未打折的前提下是40万!
表面上看他们也只是租了一个门店,招了很多年轻的业务员,帮着寻找了一些房源,带看了几套合适的房,联系了几次房东并接洽,双方面谈就价格各种条款谈判合适后,似乎他们就开始坐收渔利了。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但看上去确实如此简单。
在这里不过多谈关于中介收费的合理性,之前也有写过关于中介存在的必要性,和以及这个行业的艰辛不易,还有社会上的误会所在和他们内部的各种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篇。房产中介,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而现在,上海二手房市场这么低迷的状态下,链家上海的中介费居然做了上浮决定,从11月16日开始,总的佣金将成现在的2个点上浮到3个点。
链家为此给出的理由是服务全面升级,由之前的8大安心服务承诺升级到9大,包含经纪人本科率比例将占51%,还有顾客投诉响应体系等一系列的改善。
实际上,链家早已经不止是一家普通的中介公司,是强大的数据中心,是一家完善的IT公司,是可圈可点的金融企业,是房地产行业资源整合的佼佼者。
从给链家投资的各行业大佬看,尤其是类似于万科融创这样的行业巨头,链家的主营二手房业务会继续加强,新房的代理也如火如荼。
在这里大胆地做一个猜想,也许没有多久链家有可能会自己拿地做一级开发商,组合圈内的优质资源自己盖房去销售,一条龙通道全线覆盖。
别忘记链家最终的步骤必然是要上市,打造全平台的贝壳是为了更多资源全方位整合,能给投资人更好的远景和目标,让投资人的信心在寒冬里依旧火热,在下一波需要再融资的时候不被低估。
那么为什么这个时间段,链家上海会想要调高二手房佣金比例?
相信他们很早就想做这件事,只是时机上没有那么好,年曲线进入上海市场后也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加高佣金,当时要做的一则是要打开新的局面,旗开得胜不能有任何闪失;二则是要面临直接的竞争,不能轻举妄动;进来什么也没有干直接加佣金的粗暴,必然会是失分的行为。
但显然他们不甘心,毕竟北京链家早就是佣金2.5加0.2的保障服务费,简单粗暴地计算就是佣金2.7个点,比上海高出0.7。
千万别小看这0.7,这其实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年链家交易总额为亿,单纯从这个数字上看依旧不会有太大的刺激,但可对比的同期万科集团销售总额为.7亿,融创销售总额为.6亿,恒大销售总额是.4亿,碧桂园销售总额为.6亿。
万科和融创愿意投资链家,想必不是心血来潮,就单凭这天量的交易金额,就足够带给他们无限想象和可能。
再仔细想一下,个亿的0.7是怎样的景象?
而到了年,链家全年的销售总额破万亿,还觉得0.7是一个小数字吗?再小的数字,哪怕是0.1,只要有足够的基数做支撑,都会是非常惊人的总额。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段提高1个点?
是不是好的时机,有没有特别的想法,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买卖双方是否会认可并买单,对其他中介公司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似乎,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如果市场依旧是二手房激烈状态,此举一出必然引来骂声一片,如果声讨的步伐够激烈,民众的呼声够高,甚至于*府机关都会出面加以干涉,决不允许二手房中介公司趁火打劫,取更多的“不义”之财。
而现在上海二手房市场低迷到犹如冰冻,相比较高峰期的成交量,腰斩都不止。买房人处在观望状态,害怕跌势继续蔓延,可谓市场悲观情绪十足,大家都很忐忑。
反正大家都没有什么成交,那不如在这个停滞期提升服务品质,加强服务力度,再就此提高佣金比例,现在生意已经这么淡,在这样的环境里依旧加钱加码,给外界的感觉就是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我们对后续上海二手房市场也有足够的耐心。
这样的铺垫良机,短期内基本找不到。
市场上几乎造不成影响,其他的二手房中介公司不敢贸然接招,他们的佣金制度幅度相对大,基于不同规模的成本核算,他们没有必要摆这样的姿态,还不如和链家展开差异化服务,让他们去贵,让我们更实惠。
而对于买房人来说,管你链家怎么安排佣金涨价与否,至少现在我们不买房,我们还在等待还在期盼,到时候如果真的有需求产生,那么再看具体。
起码,现在没有多么反感。反而会感慨,链家的胆大和底气,来直链家真实的力量。
只要不是直接给予的压力,或至少暂时没有压力,那么就任由如此去形成,毕竟心底里还有一个声音:又不是只针对我自己。
现在,你应该知道链家上海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艰难决定了吗?
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链家上海,敢于此时做这样的决定,逆势中给无形的压力,让下面的经纪人平添一份额外的阻挡。
唯有看好上海长久的楼市趋势,在市场低迷期让客户逐步适应,让他们的支出成本成为习惯,等待下一波风口来临时,会发现早期的预见和准备多么重要。
冬天已来临,春天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