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凶险行骗手段多年不变虚假信息

来源:金融界网站

来源:虎嗅APP吴倩男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围观了58同城CEO姚劲波的微博。

他最近的一次更新是10月9日,发了一条58同城二手车业务的推广文。这条微博下面有64个回复,一半是举报在58同城上被骗的,一半是喊话不要再打推销电话的,还有零散几条卖域名的、求投资的、求职的。

“虚假信息”已经成为58同城的一个标签。

以“58同城”和“骗子”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得到的搜索结果是万个。

澎湃新闻做过一个更细致的检索。他们在中国裁判文书上搜索,搜到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超过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 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万元。

于是有自媒体直指58同城是“互联网*瘤之一”,称“这个‘假’名在外的网站却依旧屹立不倒,几乎从未受到过全民舆论和社会指责,这才是‘神奇’之处。”

这篇文章无意去辨别58同城上的真真假假,而是想探究,为什么成立13年,58一直没能摆脱虚假信息的质疑?从*页发展起来的“分类信息网站”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是否还能走通?在完成合并赶集实现一家独大后,58同城是否正在面临更大的危机?

一、原罪

开始有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