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城市房价,筑底完成

文/子木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经过4-5月的救市大潮,上千条*策的冲击,除了苏州、成都几个零星城市表现不错外,楼市还是一潭死水。

这跟当下的天气,显得格格不入。

为什么,人们兜里真的没钱了吗?

疫情对居民收入影响冲击的确很大,尤其是中下层购买力,心有余悸,但银行放水降低杠杆成本,又滋生了一波购买力,这是对冲的。

参考近期成都、西安等城市都出现了“万人摇号”抢倒挂新盘,有理由相信,买房需求,切实存在。

*策力度还不够狠吗?

2成首付,4.25%房贷利率,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买房补贴……

现在的*策“底”,好像比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低”。

那么,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可能大家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传导逻辑”。

所谓传导逻辑,就是楼市行情在城市之间的轮动效应,是从A到B,还是从B到A,这是俨然相反的。

参考年,当时首先是四大一线城市整体放松调控,普降利好,在杠杆效应下,楼市彻底热了起来,而后开始向下传导,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小县城……

但是今年,“传导逻辑”是倒着来的。

先是三四线调控,解除限制,放大杠杆,而后继续向上,延伸到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时候,却被阻断了。

别小看这方向不同的“传导逻辑”,救市效果也是天壤之别。

这是因为头部城市是楼市风向标,购买力强劲,只要大规模刺激,必然会出现房价上行信号,会加速提高后面城市的购房者信心指数,甚至会产生买房焦虑。

大家都在想,一线城市房价涨得这么厉害,需求外溢,二线城市行情不远了,三四线也要预备。

这跟股票一个道理,赛道龙头股在加速上涨,很多人买不起或者买不上,马上就会转移到赛道第二梯队。

但今年,高层把领头者交棒给了本就需求疲软的三四线城市,这还怎么救呢?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一、怕拿捏不好,引发新一轮炒房大潮,会对居民消费力产生扼杀的作用,不利于长期发展。

二、一线城市自带弹性,已经有了触底反弹的趋势,没必要再出*策,进行刺激。

也就是说,明明知道刺激一线,楼市马上起飞,但偏偏不这么做,这讲究“救市”与“不炒”之间的微妙平衡。

但无论与否,一线城市的触底,已经实锤了。

1

北京

在刚刚发布的全国70城数据中,有这么几条数据:

5月份同比层面,新房价格方面,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的同比涨幅为5.9%、3.9%、3.4%、1%。

二手房价格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同比上涨5.3%、3%、1.3%,而深圳的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2.6%。

5月份环比层面,广州、深圳,5月份新房价格均环比上涨0.5%;北京环比上涨0.4%,上海涨幅持平。

二手房价格方面,北京环比微跌0.1%,上海持平,广州深圳分别上涨0.2%和0.1%。

简而言之,5月一线城市新房都涨了,二手房稳住了跌势,正在反弹,目前基本都完成了“筑底”,跌无可跌。

那么接下来趋势,只有两个:保持平衡或起跳反弹。这还要根据每个城市独特的楼市周期来评说。

首先我们来讲讲北京。

年5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套,

年5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套。

今年5月份,这个数据跌到了套,腰斩。

没办法,疫情太折腾了,今年的北京跟年,出奇相似,连续几轮疫情干扰。

好不容易六月份迎来了希望,市场一片复苏景象,带看量也在激增,一个酒吧,又把北京楼市送进“ ”。

疫情的反复,封锁了购房人群,主要在于不确定性的预期打击。之前的焦躁,也在这来来回回的折腾中,更加平心静气了。

虽然成交量因为疫情腰斩,但价格反而是坚挺的,这也证实了北京楼市的这波“底”,非常扎实。

刚刚北京*府发布,酒吧疫情传播链已基本阻断,进入收尾阶段,连续三天无社会面新增病例。

这意味着北京行情又到了复苏的起点。

至于是否还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还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近期性价比较高的房子,开始出现被抢的现象。

子木最近帮读者找到四套海淀的笋盘,两套扛着疫情签了下来,仅花了3天时间。

其余两套,被别的买家抢了,房东谈了好几次都不降价,拉扯时间太长。

主要是好房子,房东不愁卖,而且疫情马上结束,北京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也不错,整体预期都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