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缩量保价,一手限价跑量,基本就是这么个逻辑了,属于预期管控策略的一环。对于中产或小资产阶层家庭,要想避免“阶层下流”,家庭资产增长率是要跑赢M2增速的。无杠杆情形,按10%的m2年化增长算,2年期房,2年限售(即便没有限售也有不满二的高税率),4年后房子能卖的时候,不涨个近50%你的家庭阶层是属于下滑的(家庭资产排名下滑)。不过直接拿M2算略有些夸张,毕竟还有劳动收入,光靠投资超过M2基本只有大资产阶层才能达到,但按照年化5%~6%的大额理财收益计算资金成本还是很靠谱的,也就是说四年房价要涨25%才不亏。当然了,这跟咱们普遍的感受上是不太相同的,因为当下杠杆买房很普遍,涨个10%都觉得挺赚了。只是杠杆这东西,涨的时候爽歪歪,横盘或阴跌的时候更爽。万资金,3倍杠杆上车万房产,如果房价不涨,M2保持10%增速,每年得靠工作存30万(含还房贷中的本金部分)家庭财富总量排名才不会下滑;如果房价每年阴跌5%,得存45万;对比之下持现万理财吃5%理财收益的,只要存5万以上(还不用还房贷利息)即可稳步提升排名(长期稳定保持也不容易,但世界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谁让你顶着个百万资产家庭的名头呢)。难不难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说白了,房住不炒摁住房价,横盘或阴跌,就是给底层DS一个追赶/超越中产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割持房中产的韭菜),至于大资产阶层?割不到的,大资产阶层买的那些核心富人区大平层,门槛儿太高,直接不带你中产玩儿。所以作为持房中产(特指持无特殊属性纯工业品房产的),要么咬牙把房产换成富人区的保值核心资产,要么就把投资类房产变现去寻找其他投资机会(这很难,但社会就是个大勺在搅和,你不动就要缓慢被收割)。当然了,你硬是要在这个城市化率60%以上,居民杠杆率50%以上的时候去赌还有一轮房产普涨,来带动你郊区的投资房或者无学区老破小保值增值那也没啥,毕竟这个魔幻的世界啥都可能发生,都是成年人了,愿赌服输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