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买房就像坐公交车。过去这些年,没赶上车的人追在公车后面想要车开慢点,最好停下来好让自己上车;坐上车的人,巴不得司机能将车开得快点、再快点,因为在他们看来,车开得越快没上车的人就越绝望,这样“二手票”就能倒卖出高价。
正如经济专家任泽平对房地产的总结看法:房市走向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现在看来,这番话确实符合实际情况,人口代表需求,当住房供应过小时,价格自然上涨,当土地供应多,房产数量大时,供过于求,房价自然下降,而在金融方面,属于决定市场生存线的一轮,比如房贷利率、贷款规模等,购房成本就会随之上下浮动,而货币的多或少,也关系到楼市的房价涨跌。
然而,随着楼市失去赚钱效应,住房市场发生了度的逆转,曾经的“高涨”势头一去不复返了。3个消息的接踵而至,年将首迎“房子贬值潮”?
首先,流拍潮蔓延,土地卖不动了今年全国22城被选中实行一年三次的“集中供地”,但热度却逐步转冷。从7月开始,全国城土地市场成交量逐月回落,前三季成交总面积同比也下降了25%。同时,土地流拍现象也显著增多,特别是二轮集中拍地的高峰期9月份,百城土地流拍率达到65.5%,创年以来新高。
土地成交下降,流拍蔓延,有什么影响?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土地成交额下降,高价地现象会减少。高价地的产生,都是伴随着大量热门的土拍而出现的。再叠加日益激进的房地产扩张模式,以及城镇化农民进城大潮,高昂的土地成本自然传导到房价上。
但自从集中供地后,对房企的拿地金和溢价率都有了明确限制,同时开发商资金面收紧,融资额大降,腰杆子没那么硬了,当然会选择“躺平”。所以从土地的角度来看,今明两年的房价大概率只低不高。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假如你是消费者,还会冲动置业吗?答案是否定的,毕竟卖地的成交、金额都在下降,就连对市场最乐观的房企也开始观望了,那么作为楼市下游的购房者,如果一时冲动入市,可能会因为自己考虑不全面,而错失更好的房子。
因为房住不炒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且房产税的试点也是悬在头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房供应不会停止,而整治投机炒作的种种措施,又会倒逼房多者将房子抛向市场。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在住房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想卖掉,得先把价格降到位。
其次,人口负增长出现?老龄、少子化问题凸显据统计年鉴指出,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创下历史新低。此前官方已经公布去年的出生人口为万人,比年的出生率减少了近4成,不仅如此,从各地公布的人口出生半年报上,多位专家学者作出预测,今年的人口出生量可能会跌破千万。换言之,人口负增长的这一局面,可能会在近几年出现。
和出生人口一样严峻的是老龄化,七普数据显示,截止到年11月1日,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亿人,占比13.5%。根据标准,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距离深度老龄化社会也仅一步之遥。
对比起60年代一年两千多万的人口高峰,当前我们正处于人口结构的重要时期,面临着老人经济能力锐减,后续购房需求衰减的双重问题。虽然今年三娃措施放开了,但高居的住房成本、教育花销,仍然是育龄妇女、适龄青年“不想生娃,不想结婚”的原因。直白点说,楼市需求减少,能不能让后来者接手房地产,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但这样的环境短期难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年房子会首迎贬值潮的因素之一。
最后,房价涨不得,跌不动,在一箩筐的调控措施面前,房企、炒房客不得不服软房市发展起来后,房企和炒房客都给人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前者享受着商品房定价权,后者也从房产升值潮中获益,在利益面前,他们曾经组成“不降价联盟”,禁止低价售卖房产。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今年对于楼市高杠杆行为的整治愈加严格,针对房企有三道红线限制负债规模,针对房企和购房者的限贷令,更是让他们的资金周转难上加难。
在此环境下,包括某大在内的千亿房企频频出现债务暴雷事件,别说是扩张了,能不能生存下去才是他们最大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房企已经被纳入三道红线监管,并在年6月底之前实现降绿档要求。年已经这么难了,明年将是不达标房企的决定一年,要想有资金、有息负债达标,除了降价促销别无他法。
不过,“恶意降价”是不被允许的,目前年内已经有超15城约束降价,继8月份岳阳首次发出该措施后,很多城市都开启了类似模式,要求房企们必须明码标价的销售房市,价格变动超过备案价10%的都需重新备案审核,意思很明显,房价除了涨不得,也不能跌得太过。
当然了,调控措施对多套房炒房者也是无孔不入,除了限购限贷、限售措施,热门城市的二手房限价管控也堵住了炒房之路。以最先实施的深圳来说,二手房参考价普遍打了7折,不仅银行参考放贷,相当于打掉了房产的金融属性,这样一来,二手房成交量迅速降低,现在已经降至月成交不足套。
显然,形势已经很明确了,未来楼市,将处于严密的“监控”当中。对涨惯价的房企和投机客来说,房子“降价潮”来了,年或超出他们的想象。
专家坦言:房价适度下降是好事,但明年买房或更轻松
央行专家盛松成曾表示,“房价适度下降是好事,我们不希望价格大幅下降,事实上也不会大幅下降,但目前更需要扭转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事实上,过去百姓过于崇拜“买涨不买跌”定律,如今房住不炒和房价大局已定,现在急需要打破这样的传统思维,从自身需求出发,才不会对房价高低患得患失。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房产流动性下降,刚需族有了更宽泛的选房余地,再加上哈尔滨为首的城市打响营救楼市第一个计划,为购房者补贴,支持买房信心,这样的话,明年置业或更轻松。
事实真的如此吗?对此,易居研究院的专家解释,一受金融措施收紧,且信贷无明显放松的影响下,今年底到明年中的房产“价格战”都会延续;二在新房需求供应端吃紧,二手房方面,房东销售的意愿更加强烈,一来二去,市场上的住房房源增多,购房者议价和选择的余地也增多了,不着急也将成为他们的趋势。三是利率回稳是大势所趋,在“双维护”的环境下,普通工薪层在房贷上的支出,也将大大降低。
房说君有话说,不管怎么说,当需求减少、供应增多,房产的降价、贬值情况自然会加剧,对房企、炒房客都意味着财富缩减,但尽管普通百姓买房难度依然不小,但至少在今明两年,多了一丝希望。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小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