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刷微博的读者,应该会发现,这阵子因为房地产而上热搜的城市,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
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这些大城市的热搜或许是因为本身自带流量;而像合肥、无锡之类,也因为楼市调控而上热搜,似乎总有点不同寻常的意味。
一次两次或许是少见多怪,但频频出现,或许真的是某种信号。
上海:中介搞阴阳两价!
网友:只有你是今天才知道…
今天一早,又有一则关于房地产的热搜挂在了微博上。
这一次是上海,央视财经给的主题词是#一套房内网标价贵百万#!#上海中介卖房明暗两个价#。
众所周知的是,7月9日,上海再次发布新政,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存量房房源核验及信息发布工作的补充通知》明确表示“二手房挂牌价格需核验”。
上海在已实施房源挂牌核验的基础上,增加价格信息的核验。交易管理部门将以市场真实价格为依据,对每套房源进行核验,没有通过价格核验的房源不得对外发布。
7月19日,新政落地,凡是要在二手房网站上挂牌的房源,其价格也必须经由交易管理部门依市场价核验后才能在二手房网站上发布。
当时就有网友形容,虽然没有明确说这是二手房指导价参考机制,但是琢磨这个意思,不就是要指导二手房合理挂价销售吗?
事实证明,上海市民给出的反应确实如此。
以往是想卖多少,就让中介挂多少,需要核验的,不过是房源的真实性而已;
现在就连要卖什么价,也必须得等交易部门核验通过,不然就不能发布房源。
这么一来,不仅是步骤麻烦,最重要的是,价格十有八九是要被刮掉一层水分的。
所以,聪明的上海市民选择按照能核验通过的价格挂到网上去,这样自己的房源就有了曝光;私下再交代中介,自己的房子实际上要卖什么价,等买家找上门来,再协商成交。
所以,热搜就有了。相关记者匿名走访部分中介门店后得知“一套房内网标价贵百万!中介明里暗里卖两个价。”
一套房,暗里价格竟然比明面上要贵近百万!这种阴阳两说的方式是违法的吧?
这样的标题确实容易让网友打开键盘吐槽几句,但是不多。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突发或者新兴的,而是中介行业里一直都存在的。
正如一些网友跟帖发布的那样:这是正常操作。恐怕只有特定的少数人,是今天才知道……
一直以来,无论是租房还是卖房,中介都这么操作过。价格低、装修好、位置佳的房源比较好引流,而一些相对差些的,或者条件差不多而价格更高的房源往往不会被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