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杰郭霁瑶
上海、北京报道
如果没有中介,买房会便宜吗?二手房买卖真的可以“去中介化么”?
8月18日,杭州传来大消息。杭州住保房管局旗下的“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杭州打响房主直卖第一枪”。19日晚间,“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贝壳找房跌幅达14.86%,一时间引发“中介要凉凉”的热议。
然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后发现,此举并非新*,最早一批挂牌已4年有余。“这次只是升级了,中介机构账号不能看个人房源电话。”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杭州市房产市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房产市场科科长胡萍莉近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便民,房东可以把房源挂在该平台上,也可挂到中介那里,提高成交机会。
“如果涉及到按揭贷款、产权调查等专业服务,目前来看还无法绕开中介。”胡萍莉坦言,如果买卖双方谈好了房价,且产权清晰、无贷款需求,通过“房东直卖”模式确实可以省下一笔中介费。买卖双方可直接前往市房管办事大厅和各行*服务中心房管网签窗口办理网签过户手续,非常方便。但如果交易流程复杂,建议还是通过专业的中介公司。
首批挂牌房东:房源4年涨了万,不卖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8月22日上午登陆“杭州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后,输入证件号码、手机即注册成功,挂牌需填写权属证类型、权属证号、产权人证件照片、房源拟售价格等挂牌信息。待核验通过后,待售房源就完成了自主挂牌。目前个人自主挂牌的房源信息只有个人用户才能看到,中介经纪人员无法查看,有效避免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和不必要的骚扰。
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中介机构账号无法查看个人房主电话,但如果以个人身份注册,很容易查看房主的手机号码。
(图说:杭州个人自主挂牌房源首批房源公开信息截图)
在“个人自主挂牌房源”一栏中,最早的一批在年5-6月就已经挂牌,首套挂牌的房源位于杭州钱塘新区,委托价格万元,面积为86.01平方米。
8月22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该套房源户主阮先生,他告诉记者:“4年前挂的房源目前已涨到约万元,我们自住,目前不卖了,那么多年了,要不是最近这个网站又突然‘火’了,我都忘记曾经挂过这套房子。”
“不卖的话,信息是不是需要删了?”阮先生反问记者,“4年都没人给我打电话,最近突然开始有人来问,你是第4个。”
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个人自主挂牌房源”栏目集中上线了一批新房源。
其中,8月20日最新上线的一套房源位于杭州上城区,面积为90.4平方米,价格万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致电该套住宅户主左先生。
左先生表示,他看到媒体报道后立刻将房子挂在了该平台上。记者通过平台信息了解到,该套房源目前仍挂在我爱我家和链家平台出售,挂牌价格均是万元,与二手房自主交易平台持平,在“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督服务平台”能够查询到该套房源委托中介的信息。
“没想那么多,觉得多个平台挂着就更容易卖出去一点,对我来说,挂中介和挂这里没区别”左先生表示,“但如果直接通过‘杭州市二手房自主交易平台’的话,万的价格可以往下谈”。此外,左先生透露,可通过该平台办理购房付款,全款或按揭均可。
和左先生一样,家住杭州的顾先生也是看到新闻报道后,将其名下一套位于滨江区,面积.22平方米,价格为万元的房子挂在了杭州的这一官方平台。顾先生表示,他是首次卖房,不清楚房屋定价标准。“我都是按之前中介给的价格定的。”顾先生说。
自8月19号该套房源上线后,顾先生收到了许多电话。“都是中介打的,买房就你一个。中介都跟我说现在卖房难,让我再降降价,降到、万元什么的。”他对记者说。
当被问及交易手续办理时,顾先生建议记者“可以找一个懂行的、在中介干过的朋友来帮忙走程序,给点服务费就行,直接绕过中介。”
杭州不是首吃“螃蟹”,北京更早
其实,“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自年上线以来,“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就已经存在。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