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过来人,亲身经历过,才懂得什么叫无奈。
坐标二线城市,年买的房,到现在,2年左右,已经跌去了三分之一的价值,差不多也就是二三十万左右,而且还是在闹市区。
之前买房的时候,房价会如此连续十来个月下跌(据统计,截至年9月,国内70个大中城市新房、二手房,均已连续1个月下跌),当时是肯定没有预料到的。
现在的处理原则,归纳下来,其实也就是下面这条,毕竟,没有更多的选择了,几害相权取其轻:
1、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千万不要在现在这种行情下,有卖房变现的冲动,现在很多房东有从众心理,觉得房价跌了,大家都想卖,于是低价挂牌卖,很容易发生“价格踩踏”,导致竞相降价,让自己的“浮亏”变成了实亏。
另一方面,就算现在降价抛售,也未必有多少人买,现在的行情基本就是观望情绪太浓重,买房的人想着等房价再降一些才会买,卖房的人陷入降价——挂牌等待周期延长的恶性循环中。
所以,对于之前高点、半山腰买的房子,一定要放平心态,房地产是有周期的,不可能长期一直这样下去,也不大可能崩盘。
毕竟房地产和金融、实体的绑定程度太深了,一旦崩了,那么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很高了,到时候可能连钞票都成了废纸,买菜买肉都要用麻袋提着去菜市场了,因为房子没了“蓄水池”功能,池水外溢,势必殃及消费和物价。
所以,只有等到下一个周期,房地产恢复上行阶段,在考虑卖掉,可能是年,可能是5年,可能是10年,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尽量降低月供,开源节流,稳定收入。
2、出租出去最大限度减损最大限度地止损,一方面是不要轻易抛售,让浮亏变成实亏,另一方面,就是尽量减少在这套房子上面的投入,比如把商贷变为公积金贷款,比如延长还款周期,或者是把房子出租出去,以租养贷。
当然,现在有这种想法的不是少数人,所以租房市场价格竞争也是激烈,而且,由于口罩的原因,很多大中城市的租房客群,都回老家了,市场也是供过于求。
降低租金没关系,尽量缩短房屋的空置期,用租金来弥补月供的损失,也是很重要的,毕竟,在行情不好的年头,苍蝇蚊子也是肉。
、逢高抛出随时